全国咨询热线
栏目分类
资讯中心
0731-87900345
人防德鑫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人防工程的常用术语:
1.防护门:能阻挡冲击波但不能阻挡毒剂通过的门。
2.防护密闭门:既能阻挡冲击波又能阻挡毒剂通过的门。
3.密闭门:能阻挡毒剂通过但不能阻挡冲击波通过的门。
4.门框墙:在门孔四周保障门扇就位并承受门扇传来的荷载的墙(包括与之相连的顶、底板部分)。
5.防爆波活门:简称活门。装于通风口或排烟口处,在冲击波到来时能迅速自动关闭的防冲击波设备。
6.密闭阀门:保障通风系统密闭的阀门。包括手动式和手、电动两用式密闭阀门。
7.自动排气活门:靠阀门两侧空气压差作用自动启闭的具有抗冲击波余压功能的排风活门。能直接 抗冲击波的称防爆超压排气活门。
8.防护密闭隔墙:既能抗御核爆冲击波和炸弹气浪作用,又能阻止毒剂通过的隔墙。
9.密闭隔墙:主要用于阻止毒剂通过的隔墙。
10.防冲击波闸门:防冲击波由管道到进入工程内部的闸门。
11.平时:和平时期的简称。指国家或地区既无战争又无明显战争威胁的时期。
12.战时:战争时期的简称。指国家或地区自开始转入战争状态直至战争结束时期。
13.临战期:临战时期的简称。国家或地区自明确进入战前准备状态直至战争开始之前的时期。
14.冲击波:空气冲击波的简称。核爆炸在空气中形成的具有空气参数强间断面的纵波。
15.冲击波超压:冲击波压缩区内超过周围大气压的压力值。
16.地面超压:人防工程室外地面的冲击波超压峰值。
17.核爆动荷载: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土中压缩波对人防工程结构形成的动荷载。
18.主体:人防工程中,能满足预定的防护要求,并能体现其主要功能的部分。一般指最后一道密闭门(若无防毒要求时,指防护门)以内的部分。
19.口部:人防工程中主体与地表面的连接部分。一般包括出入口和进排风口的门外通道、竖井、扩散室、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间(简易洗消间)、滤毒室以及窗井等。
20.主要出入口:指战时主要出入口。战时空袭后,人员或车辆出入较有保障,使用较方便的出入口。
21.密闭通道:在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或两道密闭门之间靠密闭隔绝作用阻挡毒剂等侵入工程内部的空间。
22.防毒通道:具有通风换气条件,依靠超压排风阻挡毒剂侵入的密闭通道。在室外染毒情况下,允许人员由此通道出入。
23.简易洗消间:在防毒通道一侧设置的供染毒人员清除局部皮肤上或衣物上有害物的房间。
24.洗消间:在防毒通道一侧设置的供染毒人员通过并清除全身有害物的房间。通常由脱衣间、淋浴和检查穿衣间组成。
25.密闭区:也称清洁区,人防工程中有集体防化功能的区域。
26.非密闭区:也称染毒区,能抵御预定的核爆动荷载作用,但允许短时间轻微染毒的区域。